、通弘网
中工网评论员 陈婉扬
“今年我拿到了5000元的工龄奖金。工作18年来,我见证了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,公司也见证了我的成长。”——据7月8日《工人日报》报道,近日,在浙江台州,一家公司发放了“工龄奖”,这也是这家公司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传统。该公司员工表示,“‘工龄奖’不仅仅是一笔奖金通弘网 ,更是一种认可,它让我觉得自己的坚持和付出都得到回报。”
企业坚持多年发放“工龄奖”,以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表达对员工长期贡献的肯定与感谢,奖金虽说并不丰厚,但这样的制度安排让职工倍感温暖。
近年来,就业市场的年龄门槛屡屡引发热议通弘网 ,不少劳动者对此并不陌生甚至亲身经历过。这种现象,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职场生态,削弱企业的凝聚力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性,也会让一些劳动者的求职就业信心受到打击。如此现实语境下,企业主动设立诸如“工龄奖”“工龄多一年带薪假就多一天”等福利,不仅是对员工长期付出、贡献的制度性回馈和保障,也传递出稳定用工,尊重、爱惜人才的企业文化和导向。
其实,像报道中这样的“工龄奖”在制度设计上并不复杂,但它能够产生的激励效果值得期待。这既是一种薪酬设计思路,也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。特别是在制造业等高度依赖经验和熟练度的行业,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更会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。在制度设计中用好激励机制,给员工提供更多情绪价值,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产力。
令人欣喜的是,近年来,一些企业在物质奖励外,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式,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技能水平提升。例如,有的企业在生产淡季鼓励工人学习技能,每掌握一项新技能即可获得相应的收入增长;有的企业鼓励一线员工提出现场改善建议,并组织技术团队与职工协作解决;有的企业积极对接职业院校、推行“师徒制”培养模式,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……这些制度安排,不仅让员工感受到被看见、被重视,也激发了其不断成长、作为的积极性,进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稳定的职工队伍、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完善的激励机制,关系到职工个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,也是企业留住人才、保持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。从“工龄奖”设置这样的小切口入手通弘网 ,让一线职工的成长和付出被看见、有回报,类似的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一环。期待这样的暖心举措与管理理念,在更多企业推而广之。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